top of page

從立法會選舉看為何企業人才凋零


首先我必須事先聲明我既無政黨背景亦無政治傾向,祇有像其他七百萬香港市民一樣經常為扭曲的政治生態嘆息!就以最近鬧得全城熱烘烘的立法會選舉為例,大家都感覺香港的政治人才凋零,不是「來來去去」那幾張舊面孔外,就是那些「面目模糊」的新人。新人本來並無問題,他們本來就是企業傳承的希望,但是我所見的政黨新人,不論在政綱方面了無新意,在辯才方面(就我在所謂的論壇所見)更是不堪入目,看他們的表現,絕對配不上「人才」兩個字。

「人才」雖然沒有一個不變的定義,但總離不開「良好的溝通能力」、「有好的學習能力和態度」、「有獨立思考和組織能力」等,這些質素當然有些是與生俱來,但亦有些是可以從學習得來。

這種人才凋零的狀況不單出現於政治舞台,很多本地企業都有著同樣的問題,看不到有足夠有質素的人才去接班,究其原因,我有如下分析:

一) 政治因素

很多領導人都不希望出現(或太早出現)可以跟他們競爭的人,對於「叻人」存有戒心!更嚴重者就是有人會「忌才」,甚至「打壓」的情況!

二) 文化因素

很多本地企業領導人對人才的解讀並不如本文之前所述,反之在各種質素之中,他們最重視的卻是對他們的「忠誠」!「忠誠」這個詞卻可以演繹成為「擦鞋」、「阿諛奉承」,令到真正的人才很容易意興闌珊。

三) 經濟因素

很多本地企業都不願意投資在人才身上。不要說那些「高檔」的人才培訓項目,就是薪酬方面,很多人才所收到的報酬都是強差人意。老闆最希望人才講心!在這個心態下,實在很難挽留人才。

似乎本地企業人才凋零的問題並不容易解決,這個問題的根源在於他們沒有認真去「認識」人才、「培育」人才、「挽留」人才,只是空談人才管理(Talent Management)!他們忘記了中國歷史和傳統都是教我們如何「禮賢下士」、「愛才若渴」,劉備不惜「三顧草廬」才可以得到諸葛亮的首肯相助。我要說的人力資源管理也不會空談「系統」(System)或者「政策」(Policy),而是一字既之曰「用心」,祇有以「心」去對待人才,人才始會「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要改變就要先改變某些「領導人」的思維,「真心」對待人才吧!


Featured Posts
Recent Posts
Archive
Search By Tags
No tags yet.
Follow Us
  • Facebook Basic Square
  • Twitter Basic Square
  • Google+ Basic Square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