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特色人才管理 – 中小企篇(一)


在短短幾十年間,由人事行政工作為主的人事管理(Personnel Management) 轉變為以著重功能系統為主的人力資源管理(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到今天回歸以人為本的人才管理 (Talent Management) ,可謂滄海桑田,變化不可說不大。

據我了解,人才管理(Talent Management) 這個名詞源自McKinsey & Company所發表 War of Talent一書,很明顯這為人才(Talent) 經歷過受冷落的時代(由工業革命帶來的資本密集Capital Intensive的形態) ,到現在的知識型經濟受到重新重視。現在五百強(Fortune 500) 公司都要標榜它們對人才是何等重視,甚至成為它們的競爭優勢。

我一向都覺得香港不論在人力資源管理或人才管理都跑得很落後,除了國際企業(Muti-national Companies) 拿著全球作業(World-wide Practices) 「活剝生吞」的推行外就好像沒有其他的攪作,所缺乏者正正是人才管理的核心 —— 以人為本。每個人才都是獨有的(Unique) 和有血有肉的。

本地大企業至國際企業在吸引人才和保留人才方面具有優勢,相對其他過百萬的中小企(包括那些微企 Mini companies) ,後者可以說是難以競爭。本地大部份的中小企並沒有受惠於經濟復蘇(相比於經濟最差的時間) 和自由行等,相反受著各樣成本上升,尤以租金為甚,其他如來貨,人工亦通漲得驚人等,令到本身的經營已日趨困難,現在更加面對人手短缺和人員流失,令到發展上困難重重。

我今次所說的特色人才管理在正正是針對中小企的限制,提出一套另類方法,讓中小企可以在人才戰爭之中仍有立錐之地。

很老實講,大部份中小企由於缺乏知名度(品牌效應)缺乏規模(等於缺乏發展機會)缺乏資源(例如在培訓發展方面) 等,對於比較高學歷的人才缺乏吸引力。在十年或再之前,一般大學生都會選擇進入大企業,很多中小企「亦自己知道自己事」,都不會放目標於大學生,更加不要說那些名牌大學的商管學士碩士吧!但現在時移世易,大學生在大量生產下風光不再,在眾多大學生當中要突圍而出談何容易,不要說要入大企業,連找一份文職工作都很不容易。在此情況下,中小企得以成功招聘大學生,在很現實來說,大學生人工可以低至八千蚊,比一個中學畢業生可能還要低下,中小企心想「執平貨」的心態絕對可以理解。

在沒有適度調節下,這包括工作再設計(將大學生的工作成份加入) ,提供培訓和發展機會,以至對主管的培訓和協助,大學生感覺自己衹是打著以前中學生的奴隸工。更糟糕的是,這些大學生還要整天受者他們的中學生上司所折磨,度日如年!所以他們一有機會就揾工跳槽,導致中小企人才流失。

在下一篇,我會繼續為中小企開謀献策,Please stay tuned……


Featured Posts
Recent Posts
Archive
Search By Tags
No tags yet.
Follow Us
  • Facebook Basic Square
  • Twitter Basic Square
  • Google+ Basic Square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