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需要一個事業教練嗎?

在上篇我們提到事業教練諮詢(career coaching) 在香港似乎並未受到應有的重視,原因有很多,莫衷一是,但我必須重申對很多人來說這種諮詢的重要性。
我相信大部份人曾幾何時都有接受過著老師、導師、長輩等提點,而因此遂步找到自己的目標。事實上,沒有他們的幫助,我們就算不至行差踏錯,也很可能行多很多冤枉路。對於認真的學習者(serious learners)而言,沒有人會質疑他們會找上專業的教練去幫助,例如學習各種球類活動、甚至甚麼瑜伽或者跑步等;奇怪的是我們有時會幼稚地幻想事業就可以遂手可得,或者找本書看看或跟朋友聊聊便可!問題似乎不單出於人的無知,太過自以為是;也有可能就是他們還未遇上藉得尊重和可信任的事業教練吧!
由於對培育(nurture)人有著無限興趣和使命,故此自己都有幫大學的Mentorship Programme,這些 Programme 都成功地找上很多資深管理人至到大老闆做Mentors,Programme 亦有很好的構思和意念。假若學生可以充份用上這個資源,相信一定受用無窮;然而,就我聽很多Mentors 反映,他們的Mentees 都絕少找他們,有些僅在學期末找他們去拍照「交功課」(此乃Programme 的規定) ,有些就衹會在找工作的時侯,要求Mentor 做 Referee 或者介紹工作;這些都叫人失笑之餘亦反映了很多學生以至成年人都缺乏自省的能力(Reflective Ability) ,對自己需要的東西似是疑非,有關自省能力如何成就事業規劃的詳情,我將另文解說。
當然Mentor 跟事業教練 (Career Coach) 是有所不同,前者主要分享經驗,而我之前所說的Mentorship Programme的Mentors大多已經很早經歷了初出茅蘆的階段,所以學生可能覺得距離太遠,不易學習。反之,事業教練就是以Coachee 為重心,從Coachee 角度出發,引導他們去思索、探求、決定自己應走的路。一個事業教練諮詢的過程是透過一個夥伴關係和職業輔導,評估,指導和識別,給予一個持平又可能是一個全新的角度,令Coachee可以在有確定方向下,自我去認識和改進。這與純粹幫助你去找工作的資詢人(Employment Counselor)的角色大大不同。
那麼你如何知道你是否需要一個事業教練?且看你是否屬於以下其中一種或多種情況:
要學習新的技能或進入一個新行業
要應付特別的挑戰〔可能是晉升、轉職、領導項目諸如此類〕
要準備在事業上下一個階梯
要作一個重要的事業決定〔可能是轉換專業、轉作創業者諸如此類〕
遇到事業上的路障或陷入困局
綜觀上述的情况,絕對不是一般的教練完全可以應付得上。專業的事業教練應該具備以下條件和素質:
具備超凡管理經驗和歷練;
對多種行業及不同機構的了解;
擁有絕佳的溝通能力和關鍵能力,例如分析能力、洞察力、個人技巧等;
擁有同理心(Empathy) 、熱情(passion) 、堅毅(resilience) 、自信(confidence) 、謙虛(humbleness) 等特質;
願意聆聽並永遠以coachee利益及意向為先;
有高度專業操守,全情投入,但要適當時要抽離分析,保持中立提供客觀意見;
最後,具備所有作為教練(coach)所需者。
以上條件看此簡單,但要真真正正發揮一個成功事業教練諮詢關係,兩者的互信和化學作用也必須配合。如何發揮,請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