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大叔抗逆流 調整心態4步走


電影《逆流大叔》有句對白:「要直路衝前好容易,要轉到一個靚急彎先係最考工夫。」現實職場中,確有許多大叔人到中年,事業須要急轉彎。無論失業轉型或想重拾幹勁,不妨按以下4步驟調整心態,向著鼓聲再出發。

本港全民就業,中年失業問題不特別嚴重,據統計處數據顯示,40至49歲失業率為2.1%,而50至59歲失業率則是2.4%。不過在部分行業,中年以上失業者卻為數眾多,例如「進出口貿易及批發」業,今年第一季有近1.1萬人失業,當中40歲或以上有近6,000人,比例達5成半;同期「金融、保險、地產、專業及商用服務」業有近1.7萬人失業,當中40歲或以上佔51%。至於「運輸、倉庫、郵政及速遞服務、資訊及通訊」業,40歲或以上失業人士亦佔了一半。

中年打工仔面對的一個威脅是科技快速發展。隨著人口老化,中年就業人口將大增,同時行業數碼化加劇,未來會否令中年失業問題惡化?香港家庭福利會全人專業服務資深輔導員胡詠詩指出,近年科技發展迅速,經濟環境突變,不少行業或急速轉型,或走向式微,若中年人士技能跟不上新發展,便失去競爭力。

專門協助中年人士轉業的社企Buddy Town(畢尼地城)行政總監文瑞祥說,中年失業者當中,較高學歷一群面對不上不下的處境。「想做新興行業,科技不夠後生仔熟,想做回本行又機會不多,剛好卡在中間。在這情況下,不少人走向兩個極端,要麼變成隱蔽中年,要麼搵工變得毫無要求。有些人覺得無工作便沒了身分,索性躲在家不見人;另有些則豁出去,但求有份工甚麼也去幹,浪費了幾十年經驗。」中年轉業逆流而上,可從4方面重整步伐,有助再戰職場。

1.轉型攻心計 第一關要衝破的是心態。文瑞祥說,根據coaching訓練的「Transition Model」,就業轉型有3大元素:態度、技巧、知識,而態度往往最重要,但不少中年人卻難克服心魔。「像執著以往賺開多少便是轉變的主要障礙。雖說人工高低涉及年資因素,但新僱主未必考慮這些,純粹看市場價值。」 胡詠詩指出,中年轉業或較難放下身段,尤其面對職銜的轉變。「他們很介意卡片上的職銜,若轉一份新工比以前低級了,派卡片時會覺得沒面子,所以有些人寧願做freelancer不打工。」她建議面對就業轉變,不要把問題個人化,覺得自己無用不濟事。「工作轉型涉及很多因素如經濟環境、行業轉變、科技發展等,都不只是個人問題。」

2.技能可轉移 中年人有豐富人脈經驗,求職可多思考如何轉移技能。一般而言,銷售、顧客服務、市場推廣等都是中年人較有機會入行的工種。文瑞祥舉例說:「曾有會計從業員北上發展,中年回港後找不到本行工作,經一輪coaching訓練,發覺自己能轉戰「銷售」這個全新領域。「但那不是一般銷售,而是在一家軟件公司從事會計和HR軟件系統銷售。他習慣見客擅於溝通,這些都是可轉移技能,只要學習軟件產品知識,便可在新崗位好好發揮。」隨著許多行業數碼化,中年打工仔有必要提升IT應用技能,但目前針對他們需要的培訓課程較少。 胡詠詩稱,轉職抓緊共通技能之餘,也要設法適應工作文化轉變。「昔日建立那一套一直行得通便維持不變,但在新環境往往要重新適應。」她曾接觸一位中年女士在外資企業當秘書,後來因經濟不景被裁。她憑精通兩文三語轉到政府部門從事合約文職工作,但發覺難適應按規章辦事的作風。胡詠詩建議,如面對這種情況,可嘗試抽離自身情況,了解背後原因。「可以看闊一點,了解機構辦事作風的緣由,很快便能調整過來。」

3.CV要識轉彎 中年人求職CV石沉大海,與其再投石問路,不如轉轉變另闢蹊徑。文瑞祥曾從事HR工作多年,深明中年人CV被out的因由。「許多HR主管會把篩選CV的任務交給初級人員去做,他們見應徵者年紀稍大或資歷過高,很多時會即時篩走,令你面試機會大減。」 因此求職者不妨變陣,嘗試用社交媒體擴闊圈子。「玩社交媒體未必直接幫你搵到工,但卻有助建立人脈探聽行情。」他認為如想轉行,可在社交媒體向一些資深從業員發出邀請,相約喝杯咖啡交個朋友。「當然不是一見面便叫人介紹工作給你。你大可請對方為你看看CV給予意見,慢慢建立關係。資深人員多人情練達,只花半小時喝杯咖啡,時間地點你完全遷就對方,人家也很難拒絕你。」

4.重塑正能量 中年人再戰職場,如想保持正能量,胡詠詩建議可考慮用上換框法(Reframing)技巧,提醒自己多用正面字眼,從另一個角度看問題。她舉例說,曾有企業高層轉到中小企工作,埋怨樣樣要親力親為,以往有秘書代勞,現在連打字都要自己做。但用上換框法技巧,有助心態轉換:「以前無親身做過秘書工作,現在也一樣勝任,建立不一樣的工作技能。」

真實版逆流大叔:中年同行支持好重要!

「冇人撐我,我自己撐自己!」電影《逆流大叔》的對白,也是一位大叔事業下半場寫照,主角正是文瑞祥。他有逾25年人力資源管理經驗,曾在公營和商業機構工作,並兼任大學講師。雖然學歷高身居要識,但無奈不獲續約,中年失業,百感交雜。「不願接受、不承認、憤怒、徬徨,我都經歷過。」

處於低潮,他發覺身邊許多朋友與他一樣,中年高學歷求職困難重重,而且社會無甚支援。「就業年齡歧視頗嚴重,許多公司見求職者上40歲已不考慮。當你寄出200封CV完全石沉大海,即使有機會見工,最終都是被人KO,信心就會慢慢動搖。」

於是他50歲決定膽粗粗嘗試創業,與拍檔成立社企Buddy Town,實行凝聚中年力量互撐互助。他強調求職者最需要的往往是一份同路人的支援渡過難關,因此Buddy Town重視協助求職者強化心理質素,提供轉業輔導、諮商及coaching服務,並舉辦各類工作坊,如自我評估和求職技巧等。

文瑞祥說,工作最享受是與求職者同行的感覺,曾有工程師轉戰會計界,也有市場推廣大員轉做知識產權工作。他如今在社企界找到了自己的「鼓聲」,撐大叔聲線也特別響亮:「爛船都有三斤釘! 香港最光輝的年代就是由這班中年人打拼出來,論學歷、經驗、見識,並不失禮!」他呼籲僱主們更多聘用中年僱員。

發展第二事業 人到中年自覺難再上位,事業原地踏步,久而久之出現滑啞情況。胡詠詩說:「他們熟悉公司運作,照樣能交到功課,做到應做的事,但就不會再付出多一點,也缺乏創新動力。」

這些人或位居中層,也不是不想升職,但實在難應付升職後的壓力,故處於不上不落的處境。「處於這種狀態,可重新思考人生目標,多探索工作以外的事情,如發展第二事業,發掘興趣,這樣有助重拾生活熱誠,工作也會更有動力。」在本身工作上,也可從細微處入手增加新意。「反正你已非常熟悉工作,在十樣任務中揀一、兩樣嘗試不同做法,看看能否換來多點滿足感。」 本文轉載自【Recruit.com.hk】


Featured Posts
Recent Posts
Archive
Search By Tags
No tags yet.
Follow Us
  • Facebook Basic Square
  • Twitter Basic Square
  • Google+ Basic Square
bottom of page